品匠艺、探古居、传文脉——生命学院中华文化传承系列社会实践

发布者:梁平发布时间:2025-09-09浏览次数:10

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增强传承自觉,2025年暑假期间,生命科学技术学院5支中华文化传承社会实践队,分别走进多地开展为期数日的探非遗瑰宝,访古村文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薪火拾光实践小队,赴双鸭山市集贤县亿安社区,探寻纸版画历史渊源。队员们从握刀起型到拓印着色,逐寸触摸刻板纹理,感受刀刀用力、印印用心的创作节奏。在掌握传统技艺的同时,更深刻感悟非遗传承人数十年的坚守匠心。

古韵拾遗实践小队,走进南京绒花工作室,观摩蚕丝经多道工序制成绒花饰品的全过程,还动手制作简单绒花造型。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这项非遗技艺的细腻雅致,深刻认识到守护传统技艺对留住文化记忆的意义。

都行实践小队,来到广西科技馆参与剪纸文化志愿活动。队员们先从折纸、握剪等基础技法学起,随后化身温柔耐心的志愿老师,手把手教小朋友们剪纸;在”“互动中,队员们既提升动手能力,更从剪纸的对称与镂空之美里,感悟其承载的民俗记忆与传统审美。

团结一心实践小队,踏入了仙草齐艾园,头顶是绘有草药图谱的穹顶,与墙面天地人和话苍生的养生哲思相呼应。在园区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艾草的生长特性及其炮制工艺,并探究了药用-养生-文创的全链条开发模式。此行不仅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更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坚定信念。

方志新拾实践小队,前往密溪古村,队员们沿着青石板路漫步,参观了古祠堂和古民居,并聆听村民讲述古村的历史变迁与民俗故事。通过拍摄记录、访谈交流等多种方式,他们梳理了古村的文化脉络,为古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次实践活动,让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学子们在体验非遗、探访古村、走进特色园区的过程中,近距离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搭建实践平台,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成为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与创新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助力文化自信在青春心中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