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检疫系(生物工程系)-于永忠

发布者:韦人月发布时间:2020-12-25浏览次数:3058

于永忠个人简介

于永忠,男,1968-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遗传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客座博士。中国免疫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分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评审委员。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长期从事动物分子病毒学、人兽共患传染病等科研实践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教育规划课题项目1厅局级科研课题2项,厅局级教研课题1项,校级教研课题2项;横向课题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余篇;参与主编专著2部;参与主编教材1部;授权发明专利1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讲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现代抗体技术与应用本科课程,及分子病原学、免疫学技术研究进展、细胞与分子免疫学等研究生课程参与《生物制品》省级一流课建设。2023获得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24年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教研与科研主要贡献

1)项目及获奖

科研: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羊传染性脓疱病毒保护性抗原表位筛选及表位作图研究(31172353);2011,12-2015,12,主持人。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链非编码RNA MSTRG.22610.1促进BHV-1MDBK细胞中增殖的分子机制(32272991)2022.12-2026.121参加人

  2.  基于扶正祛邪法研究口服马齿苋多糖的FMD疫苗佐剂作用及其吸收机制(317727892018.01-2021.12,第1参加人。

  3.  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羊口疮病毒B2L蛋白类磷脂酶-D活性分析和分子特征研究(C2017052);主持人。

5. 横向课题:干扰素治疗羊口疮试验(2022046);2022.10-2025.10,主持人。

教研:

1.互联网时代以导师制为核心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JGY20190469);黑龙江省教育厅;2019.07-2020.07;第1参加人。

2.与垦区深度融合的农业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SJGZ20190045);黑龙江省教育厅;2019.11-2021.11;第1参加人。

3.基于CDIO理念的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GJB1320232);2020.06-2021.06;第1参加人。

4.基于专业认证的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创新研究;(SJGY20200503);2020.090-2021.09;第1参加人。

5.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NDJY1834);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07-2020.12;主持

6. 基于“发展式”理念的生物学研究生双创能力培养机制构建(YJG201906);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07-2021.12;主持

7. 基于创新创业的教育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研究(23GJYBC03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3.10-2.25.10;主持人。

大创与研创

  1.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创新组)二等奖:荷兰马齿苋籽油不饱和脂肪酸提取与成分分析的研究,2019.12.18,付诗雨,郝莹莹,李雨涛,张云龙,张仕义,杨煜轩,于永忠(指导教师)。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荷兰马齿苋不饱和脂肪酸抗ORFV感染的分子机制;(YJSCX2019-Y2019- 2020于永忠指导教师

获奖

  1. 2024年,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等奖,校企协同、专业自觉、精准就业:地方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第1名。

2. 2023年,获得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育教学成果等奖,以“发展式”理念引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第1名。

2)论文专著及教材

教研

1. 于永忠,李婧,岳才军,王锐,袁媛.高校在线教学如何才能发挥好其应有的教育效能.教书育人, 2020,72410:76-78.

2. 于永忠,马金柱,佟春玉.新工科背景下专业教育教学方式的定位思考.黑龙江教育, 2020,1329 (9):35-36.

3. 徐速(主编),于永忠(参编)粮油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22.11ISBN9787030735171,参编

4.马金柱于永忠于立权.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205月第一版

5. 于立权于永忠,崔永镇.现代生物制品研究概略,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226月第一版

科研

1. Yongzhong Yu ; Yudong Cui; Baifen So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orf virus andStaphylococcus aureus leads to intractable lesions in skin infection.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nfection Microbiology, 2024, 13: 1213694.

  1. YongZhong Yu ; Fan Zhang; Xuyang Duan; ChaoQun Yang; YuDong Cui; Li Yu. ORFV can

carryTRAP gene expression via intracellular CRISPR/Cas9 gene editing technology.Journal ofVirological Methods, 2023, 312: 114652.

  1. Yu Yongzhong ; Lian Zhengxing; Cui Yudong. The O-H system: A panorama view of the PPV-host interaction.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22, 98: 105220.

  2. Yu Yongzhong ; Duan Xuyang; Liu Yuanyuan; Ma Jinzhu; Song Baifen; Lian Zhengxing; CuiYudong.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a NZ7-like Orf Virus Infection and Pathogen GeneticCharacteriz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VEGFGene.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2020, 7:538.

  3. Yu Yongzhong ; Zhao Wenbo; Tan Qiang; Zhang Xue; Wang Mengyao; Duan Xuyang; Liu Yuanyuan;Wu Zhijun; Ma Jinzhu; Song Baifen; Zhao Rui; Zhao Kui; Lian Zhengxing; Cui Yudong. StructuralFeatures of a Conformation-dependent Antigen Epitope on ORFV-B2L Recognized by the 2E4 mAb.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 16094.

  4.  张雪,谭强,赵文博,段旭阳,冯振月,马金柱,崔玉东,于永忠通讯作者.羊口疮病毒单抗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及同源建模分析.中国兽医学报, 2018, 38(5):8.

  5. 于永忠,段旭阳,刘圆圆,赵蕊,李岩,马金柱,宋佰芬,连正兴, 崔玉东*. 羊口疮病毒OV-HLJ05 株及其VEGF 毒力因子的遗传特征.病毒学报, 2019, 35(4):622-632.

  6. 刘圆圆,张帆,于永忠(通讯作者).ORFV诱导HaCaT细胞CK1等分子mRNA转录波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33(05):86-92.

  7. 于永忠通讯作者),张帆杨超群.羊口疮病毒维持O-H感染系统的稳态机制.病毒学报,2022,38(04):1007-1015.

  8. 刘圆圆,孙宇飞,赵承晓,赵蕊,于永忠(通讯作者).荷兰马齿苋种子脂肪酸活性成分的分析.安徽医药, 2022,26(11):2223-2226+2334.

  9. 杨超群,张帆,艾书晴,黄欣,何鑫,宋佰芬,于永忠(通讯作者). 羊口疮病毒OV-HLJ06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主要毒力基因序列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4, (24):62-70+139.

  10. 艾书晴,张帆,何鑫,杨超群,黄欣,宋佰芬,于永忠(通讯作者). NZ7型羊口疮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的病理学特征. 病毒学报2025,41(02):550-560.